时间:2022-09-18 06:04:03 | 浏览:476
前言
1977年,日本最大的财阀集团三菱重工,以援助腾冲地区的发展为由,准备斥巨资修建一条汽车生产线,这对于当时的腾冲来说,无疑是极好的发展机会。然而,得知三菱重工援建的附加条件后,当地百姓怒不可遏,态度坚决地表示:“出资10亿也没用,休想带走腾冲一粒土!”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方便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恶魔降临,148联队罪行累累
腾冲位于滇西大盈江东岸,历史上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也是三国时期孟获部落的都城。腾冲西临缅甸,跨过大盈江就能直达缅甸的八莫和密支那,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日期,滇缅公路的修建,可以说是远征军生命补给线上的咽喉,占据腾冲就能直接切断中国和缅甸的交通,
1941年日本军队偷袭美国珍珠港,开始对反法西斯同盟宣战,同时迅速组织大量兵力侵入东南亚各国,随着菲律宾、印尼等国相继战败,日本的野心和欲望达到了顶峰。
因为美国对日本宣战,导致其海上的运输线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国内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法西斯急需开辟一条新的路线,以保证从东南亚各国掠夺的物资能够顺利运到日本本土,为它的侵略途径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援;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大陆交通线”计划应运而生,试图打通中国和中南半岛之间的联系,建立一条从陆运通往日本的物资运输线;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日军加快了侵吞中国版图的步伐,然而国民党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仅枪口没有一致对外,反而不断制造和共产党人的摩擦,借机削弱共产党力量。
随着战线的扩张,军需消耗越来越大,日军开始疯狂掠夺物资,在日占区奉行“三光”政策,让沦陷区的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内忧外患的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阶段。
1942年5月,日军占领怒江,在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只用了一个200多人的148联队就轻易占领了易守难攻的腾冲 。
148联队占领腾后,便开启了泯灭人性的殖民统治。当地的幸存老人回忆这段经历,至今愤恨交加:“鬼子简直不把老百姓当人,随意屠杀,用刺刀刺死、机枪射杀、放在锅里煮、直接活埋、用刀一刀刀剐死……还逼迫百姓喝人血、吃人心,场面怵目惊心,灭绝人伦;上至七十老妇,下至未成年幼童都逃不过鬼子的奸污……”
为了反抗日军的暴行,抗日部队预备队第二师副师长在日军强占腾冲后,联合当地绅士发起了抗日救民运动,并成立了临时县政府,在腾冲的日军展开游击作战,抢运物资,救助百姓,为滇西抗日胜利打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
英勇无畏,数万将士血染腾冲
日军深知腾冲的重要性,在148联队占领腾冲后,又迅速集结了2个联队的兵力增援并派出了藏重康美坐镇,原本固若金汤的腾冲城墙也多次被加固,城中的街道巷子里修建了无数暗堡据点。
丢失了滇缅公路咽喉,中国远征军的补给变得异常困难,军队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中国人民需要一场胜利!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发起了对腾冲的进攻,光复腾冲势在必得。一提起那场战斗,曾经的老兵依旧激动,眼神变得年轻起来,彷佛又再一次回到那个惨烈的战场。
5月11日,战斗打响,我军开始对腾冲先头据点高黎贡山发起进攻,日军148联队和146联队凭借险要的地势,和我军周旋回击。但在盟军空袭和远征军的英勇配合下,固守9天的日军开始从高黎贡山南面溃逃。
为了掌握滇缅公路补给线的咽喉,贼心不死的日军再次集结了5个联队的精锐力量,对我军展开了猛烈反扑。
经过22天的反复争夺,日军被打得四散而逃,但是藏重康美准备带着残余日军,死守来凤山和腾冲城,企图等待其他战线的日军回援。
我军看出了日军的阴谋,在研究了两边日军的防卫力量和地理位置后,开始以数倍于敌军的力量猛攻来凤山,经过3天浴血奋战,扫清了来凤山的敌人。
腾冲城虽然已经沦为一座孤城,但其城墙都是由巨石构成,高而且厚,四角有大型堡垒协防,要想打下来,绝非易事;
当时远征军的重型火炮无法覆盖腾冲城区,只能依赖空袭,但坚固的巨石城墙给腾冲披上了一件防弹衣,空袭的炸弹落下之后就被弹开,数轮轰炸给巨石墙带去的实质伤害很小。
最后,战士们想了一个办法,给炸弹装上了“刺刀”,让它能“抓”在城墙上,并让飞行员超低空45度投掷炸弹,终于在8月2日下午4时,腾冲城的城墙东南角被撕开一道口子,各部迅速组织力量开始强攻。
据参战的老兵回忆,接到攻城命令出发前,大锅里的早餐还没做好。连长对大伙动情地说:“今天可能是我们分手的日子。”
虽然城墙被撕开,但仍旧有一定的高度,而且不在炮火覆盖范围内,远征军将士只能用最原始的攻城手段搭梯子上墙,一把把竹梯子搭在城墙上,战士们不要命地网上爬,而在城墙上的日军根本不开枪,直接用刀往下捅,血从城墙上一直流到地下的沟渠……
我军在付出巨大代价攻入腾冲城后,日军仍利用构筑的隐蔽工事进行殊死抵抗。在远征军的包围下,他们没有投降,而是砸了电话,电报机等,冲出来和远征军死拼。现场极为惨烈,腿挂在树上,手挂在墙上,墙下面全是血……
但进入腾冲城只是开始,城内的巷战更为酷烈。城内街道和巷子密集,房屋连在一起,日军利用民房当堡垒,一步一营,我们的部队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惨重的人员伤亡。
20集团军在战后总结:攻城的时候,寸土必战,敌人和战士的尸体堆满了街巷,地面被血浸透早已分不出原来的颜色。
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远征军增派了防敌增援的130师投入到对腾冲城的巷战中……
战斗持续了42天,原本清秀的古城已化为一片焦土,守城的敌军尽数被歼灭,沦陷了近2年的腾冲又再一次回到了腾冲人民手中!
历时127天的战役中,敌我双方激战40余次。此役我军击毙日军6000余人,其中团长团上尉以下日军指战员100余人,但参与战斗的远征军同样伤亡惨重,军官阵亡1200余人,士兵阵亡17000余人。腾冲之战的惨烈,现在人们是难以想象的。
勿忘国耻,罪人长跪“国殇园”
腾冲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首次收复有日军驻守的城镇,给予了中国军民极大地士气鼓舞,同时也敲响了日军的丧钟!
为纪念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中国英雄,腾冲百姓在古城郊外选了一处小山,修建了烈士陵园并命名“国殇墓园”。在李根源老先生和爱国人士的努力下,3168位抗日英雄被安葬在墓园中。
但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6000多名日军的尸首该怎么处理?
一方面如果任由尸体曝晒荒野,极有可能会污染水源引起瘟疫,另一方面出于革命人道主义考虑,腾冲的军民们决定埋葬这些日本军人。
然而日军在腾冲的累累罪行,是无法被原谅的,如果正常安葬,蒙难的百姓九泉之下难以安息!为此,李根源老先生想了一个办法,在国殇墓园旁边建一座日军塚,埋葬日军的尸体时,愤怒的人们将他们反绑呈跪姿、面朝满山的中国军人墓竖埋,并给这些坟墓取名“倭塚”,还相仿古人,在“国殇墓园”前浇筑了4座跪地向烈士陵园忏悔的日军雕像,为首的便是148联队队长藏重康美,这是日军罪行的铁证也是侵略者战败的可耻下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日本政府得知此事后,不断向中国提出交涉,希望拆除腾冲倭塚,中国回应可以拆除但前提是日本先做到以下三点:
1.日本先拆除供奉侵华战犯的靖国神社
2.正视历史,承认侵略中国的事实,为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进行公开道歉
3.以政府名义向国殇园中的烈士道歉
1977年三菱重工又故技重施企图以援助腾冲为借口,进而运回国殇园中日军的遗骸,销毁曾经的罪证,这无疑触动了腾冲人民内心的红线,别说是10个亿的援助,就算是10个亿买腾冲的一克土,中国人民也决不答应!
如今的腾冲早已恢复往日的宁静,而“国殇园”门口日军坟墓前的题字,虽然年代久远,但“倭塚”俩字却在风雨的侵蚀中愈发清晰!
图为列车首发仪式现场 邓斌 摄中新网昆明9月15日电 (陈静)15日上午,由昆明驶向上海的G1376次动车缓缓驶出昆明南站,标志着“七彩云南”保山腾冲旅游列车正式发车。今后,旅客可在昆明至上海的和谐号、昆明至保山的复兴号上看到保山的美景图片
腾冲市位于滇西中缅边境,风光秀美宜人,历史文化厚重,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被誉为“极边第一城”。腾冲因文化而兴、因旅游而闻名。党的十八大以来,腾冲市围绕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全域旅游,让市民共享发
很多人觉得冬天不适合外出游玩,所以他们总会说“等春天来了,我们就去郊游”。可是腾冲不一样,我们会说“冬天已经来了,适合到油菜花田里聚一聚了”。因为这里四季如春,冬天总有暖阳高照。用天朗气清来形容腾冲的冬天一点也不为过,比起夏天的烟雨蒙蒙,冬
腾冲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就是从黑龙江的瑷珲到腾冲。腾冲为“西南丝绸古道”通往境外的前沿驿站,是云南著名侨乡和历史文化名城,祖国西南边防重镇,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中国翡翠第一城。国土面积5845平方千米,东
今天我们不谈攻略,只想分享腾冲文旅与大家一起在2022年8月用心沉淀与书写的这份沉甸甸又喜人的成绩单△腾冲文旅全媒体矩阵8月腾冲文旅通过两微一抖、媒体矩阵宣发的形式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29篇后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6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
在云南众多城市中,腾冲的特别在于非常受中高端康养旅居度假者的青睐。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旅游城市相比,腾冲的特别是少了点热闹熙熙攘,远离城市的喧嚣,想必这也是它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温泉所在,春意盎然 腾冲是中国三大地热区之一,地热温
腾冲,一个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也许你有亲身体会,也许你只是有所听闻,但是真正的康养宜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腾冲会对我们身体进行一个自然的调养?也许很多人并不是那么清楚,此次我们请到了北京豪特生物张棋老师为我们全面揭秘腾冲独特的康
云南省西南的箐口村,坐落在我国边境,距离缅甸只有20多公里的距离,村中很多人都来往于中缅做木材生意。邵宗其也不例外,他从20岁起,就和家人朋友一起前往缅甸做生意。他为人勤奋、踏实肯干,很快就赚了大钱,让家里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变
腾冲,是很多人的梦中家园。她有一点老,有一点静,有一点慢,有一点暖。1月的腾冲,蓝天白云下,是阳光和煦、秋高气爽的模样,清晨略微寒,白日里却暖洋洋的。冬天,距离腾冲从来都很遥远,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常年生活在阳光充足、天气晴朗的地方的人群,
一月,旧事物褪去,新事物冒出,一切充满生机的种子开始在高黎贡山的土壤里发芽,田野里的稻草在摇曳,白鹤漫步,鸭子在清澈的一汪池水中洗着羽毛。一月,和睦村粉色的茶花开,香气逸在空气里,沁人心脾。村头的老人荷锄而归,将在村巷深处传来爽朗轻快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