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5:59:46 | 浏览:2894
中小学教育教学实现全过程评价考核,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实地测评和公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创建等工作提速推进……
施甸县美丽县城 施 轩 摄
面对经济基础底子薄、发展后劲弱的县情,施甸县大力弘扬杨善洲精神,在社会民生、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方面,把进度和成效作为目标,建立作风革命、效能建设工作机制,推动工作、经济指标提速;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走遍社区、村民小组、农户,深入企业、学校、乡村、城镇一线,聚焦社会民生,破解发展难题,全县上下想干事、学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气神不断增强。
建立“一套机制” 工作提速度
施甸县在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中,进一步明晰任务、压实责任。全县上下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做到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工作一部署马上去推动、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落实工作再提速、经济指标再提速。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中,施甸县围绕“九进”工作任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逐一落实任务,实行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调度。
在云南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施甸县明确各乡镇、单位、部门职责,先后3轮对全县52个重点测评点位及140个网格区责任单位进行全覆盖督查,针对存在问题一对一制定整改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整改,成功创成第五届云南省文明城市。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施甸县从招商引资项目的针对性、精准度着手,把任务分配到全县13个乡镇、62个县直相关部门,并组成招商小分队,由“一把手”“四班子”带队招商。截至目前,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4次,接待客商66批次,包装谋划招商引资项目23个。共引进合作项目13个,在谈项目22个。全县累计引进市外国内实际到位资金60.8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56.87%。
落实“三个走遍” 服务有温度
今年以来,施甸县明确了县级领导走遍所有村(社区)、乡镇领导走遍所有村民小组、村(社区)干部走遍所有农户的三级走遍工作责任,聚焦思路、政策、方法、项目,落实落细产业发展工作措施,用心用情解决发展难题。
2021年10月,施甸县与光筑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对接,经过踏勘洽谈、签订投资合作协议、2022年1月项目建设开工到目前种植面积接近规划目标,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从2021年的11月开始建园,次年2月开始种植,目前种植蓝莓面积已达968亩55万株。
项目引进来了,发展好才是硬道理。为让企业引得来、落下去、发展好,施甸县32名县级领导、49个县直部门挂钩联系46户重点企业,定期到企业一线督促政策落实、开展精准帮扶,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用地难、办事难、审批难等问题。
此外,针对群众反映的母亲河污染治理问题,施甸县今年在大楼子片区实施了白龙河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铺设污水管网400米,检查井14座。共出动120人次、工程车30辆,清淤垃圾180吨。
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上半年,施甸县县级领导走访村(社区)300余人次,乡镇领导走访村民小组2100余人次,村干部走访农户86000余人次。围绕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的目标,县级领导接访下访50余批次,乡镇部门领导接访下访95批次,排查矛盾纠纷111起,97个应报到党组织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2801人次,办事满意率99%。
实现“四到一线” 发展增力度
在工作中,施甸县坚持到企业一线精准服务、到学校一线促管提质、到乡村一线化解矛盾、到城镇一线破解难题,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针对教育教学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造成了生源外流,施甸县高度重视,围绕“三年有起色、五年上台阶、八年争优秀”目标,县乡干部到县直校园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调研促管提质120余批次。
从抓实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备考研讨,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和数据分析、名师引领及骨干教师工作、课题研究等工作着手,进行全过程质量考核和评价管理,各项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及教师的年终考核,提高教学常规考核分值占比。在制度的激励下,施甸县翻开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一页。
在距离县城44公里的酒房乡,段正俊从学校毕业已在这里工作了22年,其间任了10年初级中学校长,4年中心学校校长。2021年8月29日,即将调配到施甸三中担任校长的他心情很复杂,一方面是感谢信任,另一方面是压力巨大,施甸三中地处南片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乡镇姚关镇,教育教学质量在近年来却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就任施甸三中校长后,段正俊赶上了保山市、施甸县大抓教育、狠抓教育时期,县、乡领导多次到学校调研,并和学校共同研究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打造精品初中,成为施甸南片示范。”这是施甸县委、县政府对施甸三中的期望,段正俊清楚,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校师生拧成一股绳,树立责任心与荣誉感。从考核制度开始,成绩说了算,充分凸显结果导向,严抓常规管理,卫生、作息、习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年来,盯紧、守住是三中全体师生的常态。周末学生返校,检查返校学生是否携带手机、香烟等违禁品。听评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放弃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家访。在九年级备战中考的五轮县统测中,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领导都到学校参与学生成绩分析,为了不占用正常的教学时间,每次都是晚上8点开始,一直到凌晨。
“苦干是成功的基石,九年级7个班34名教师,每天都与学生在一起,不是在课堂上课,就是在年级‘坐班室’批改作业,不是在备课,就是在研考。”段正俊说。通过一年的努力,施甸三中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中考成绩500分以上人数排名位居全县第二名。
汗水换来硕果。改进作风,不仅带来了希望,也树起了形象。如今,在施甸县一项项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一句句承诺逐一兑现,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2020年,福安市文化事业建设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为主线,以举办承办重大活动为载体,用好文化力量、做足文化文章,全方位展现五福新城城市形象。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载体,去年初受新冠
近些年来,南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红谷滩,从二十年前的滩涂,到现在的高楼林立。如今,红谷滩一个个大项目的引进,发展提速简直就要飞起!南昌VR产业基地这不,红谷滩又传来好消息究竟有哪些重点项目呢?红谷滩区又会迎来什么
熟悉衡阳的人都知道,衡阳有湘江、蒸水和耒水“三江汇流”,勾勒出衡阳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也为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提供参考。一座城市因水则灵,但在某些方面水系的存在也形似一座天然“鸿沟”,就比如蒸水河,仅仅一水之隔,东岸的房价要比西岸均价最高贵近千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初冬时节,三门峡市境内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不远处的黄河岸边,迁徙而来越冬的白天鹅正在翩跹起舞。在小秦岭山脚下,国投金城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门外,运送精矿石的大货车排起了长龙。“公司日处理2000
“三区四基地”领航高质量发展走前列 ——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访谈录中站区委书记董红倜。核心提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如何把徐州、扬州经验转化为发展动力?中站区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信心,突出科学谋划,强化战略支撑,实干苦干巧干,推
从省城太原向南驱车56公里,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林木茂盛,景观优美,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栖息于此,千年古刹玄中寺坐落于深山幽谷之中。作为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全省林业大县的交城,不仅拥有美丽的山川植被和多种野生动物,地下也蕴藏了丰富
“三驾马车”跑出高质量发展“凤翔速度”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凤翔区“主动融入主城区,争当发展排头兵”的使命。凤翔区以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引擎,聚力谋实项目奠基础、优化服务促提升、突破瓶颈强保障“三驾马车”,快推狠推项目建设,全力蹚出高质量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垂钓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垂钓思路和垂钓思维,这些东西往往都是可以一句话让人有着醍醐灌顶的醒悟,而假传者往往是各种有名无实,故弄玄虚的一些伎俩。国内钓具饵料发展史,我认为其实是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简单
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失眠,但是失眠也有它的轻重成程度,因为每一个人失眠的理由以及个人本身敏感状态也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程度的失眠方式,缓解方法也不同,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吧。失眠是怎么分类的?1、轻度。轻度的失眠是我们现实中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普通的用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瓷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等各种枕头。据《说文解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其中,“荐”意指草或草垫子。据记载,上古社会先民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