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杨善洲同志是施甸县的奠基人和拓荒牛

2022-09-18 05:45:17 556

摘要:施甸首任县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大胆探索、勤劳苦干的精神开创了施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施甸后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多种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访对象:蒋燎原,1954年5月生。1989年至1992年任中共施甸...

施甸首任县委书记杨善洲同志大胆探索、勤劳苦干的精神开创了施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施甸后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工业、多种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采访对象:蒋燎原,1954年5月生。1989年至1992年任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副主任;1993年至1999年任甸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9年至2004年任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正科级);2005年至2011年任施甸县文联主席;2012年至2013年调中共施甸县委宣传部工作。2014年6月退休。

采 访 组:罗春莉 刘晓静 周波 张原华

采访日期:2021年12月26日

采访地点:蒋燎原同志家中

采访组:杨善洲同志重视农业生产,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他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如何抓水利建设?

蒋燎原: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施甸县委大力开展旱涝保收、水稻高产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其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是兴修水库。1964年,全县共投入劳力12000人进行水利建设。在摆马、摆田、西强、老麦等公社,新修水库9座,扩修水库坝塘36座,新修引水沟15条;加固了蒋家寨、渔洞等11个水库、塘5个,扩修水沟374条;在施甸河、姚关河,组织了4200人大干了90天,修造了人们多年想修建的6条灌溉河,交通两用水闸,疏通河道22条;在山区新挖防洪沟215条,1964年,总计新修工程245件,扩修整修432件,合计677件。由于上述工程的完成,全年大春增加灌溉4000亩,改善1.2万亩,共计收益1.6万亩。

二是治理施甸河。施甸坝是我县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有耕地7万多亩,其中稻田4.6万多亩。水稻产量每亩单产最高1300斤,一般700—900斤,平均600斤。但是仁和、保场、银川、大竹棚公社有5个海子,由于地势低平,雨季洪水汇集一时无法排除,造成涝灾。一般涝灾年间坝区6000多亩稻田,单产只有200—300斤,严重灾情时产量只有100斤左右,少部份根本没有收成。此外,涝区灾田根本无法播种小春,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施甸建县后,县委县政府把治理施甸大河作为重点工程,先后开展了三期工程。第一期工程于1963年冬季至1964年春季进行,主要是清除河床泥沙、拆除土坝、修补加固河堤、疏通河床;第二期工程于1964年冬季至1965年年底进行,主要是改弯截直、扩宽河床、修建桥闸、疏通和续修排涝沟;第三期工程于1965年至1966年进行,主要是在老邓桥段“大截方”。在施工期间,杨善洲书记亲自挂帅,深入工地作了具体指示,对治理方案和施工计划作了反复的研究和讨论。三期工程历时4年,截直河道弯子6处,长1500多米、扩宽河床3段,长1000多米、新建桥闸6座、扩建1座、石拱大桥1座,河底隧洞3个,延长排涝沟1条,长1847米。上述工程初步改善了施甸大河防洪抗旱的条件,减轻涝灾8490亩,改善灌溉2万多亩,改造锈水田6000多亩,绿化河堤17公里。

采访组:在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后,杨善洲同志如何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呢?

蒋燎原:杨善洲同志走乡串寨,进村入户,根据施甸的地域实际,带领群众开展多种经营。

一是发展林业。建县初期,施甸没有国营林场,1963年,杨善洲同志通过多次向上争取,建起东岳庙苗圃,有育苗地8亩;建起国营摩苍寺林场,开始造林绿化荒山,至1967年止,累计营造华山松6100亩,云南松、核桃、黄柏、桉树等1200苗,建苹果园1个,面积8亩。他平时下乡总爱随身携带一把“嫁接刀”,见到优良的果树品种,就随手剪下一杈树枝带回来用于水果品种改良。他用工作的空余时间收集桃子核、丁香核等种子,种在罗街的试验田里,用于以后嫁接果树。杨善洲同志发动各部门在施甸河两旁植树,为树立榜样作用,以县委带头,从老气象站开始,种到了角里村。在其后的几年里,施甸河两岸家家户户种起了竹子。竹子全身都是宝,群众通过自己的巧手编成篮子、帽子、扁担等农具支持生产,还成立起手工作坊,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二是发展茶叶。施甸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种茶历史悠久,但面积少,产量低。1962年底,施甸仅有茶叶面积1013亩。1964年,县委在大营盘山、团树山、人民寺山试验种茶30亩,各区试验种茶33亩,各公社试验种茶65亩,带动全县当年新植茶叶2500亩。1965年,层层大办样板茶园,县委在七○七办样板茶园,带动全县掀起高潮,当年新植茶叶6000亩,年末全县茶叶面积达万亩。时任云南省长周兴到施甸视察工作,看了七○七样板茶园后动情地说:“逛昆明翠湖,还不如逛施甸七○七茶园!”1966年,全县继续新植茶叶5994亩,年末共有茶园面积1.59万亩。

三是发展甘蔗。杨善洲同志号召发展甘蔗生产。1963年,甘蔗种植面积为3000亩,总产达到4805吨,逐年提高。最初的蔗糖生产采用土法,红糖生产仍沿用水牛拉木榨,铁锅煮熬的老办法。1963年布局红糖生产,先后建旧城、老坝窝、大田坝、芒麦、里来等10个县属地方国营机制红糖厂,并逐渐改用蒸汽煮炼,提高了制糖效率。为了规范生产队小企业的经营,他规定,甘蔗一律不准上市,棉花、油料、麻不准上市,凡是常年搞手工业的,要集体经营,小组单独核算,生产队统一分配。这样就保证了公平,多劳多得,农民手上有了更多的票证可以到供销社采购日常用品。

四是其它经济作物。杨善洲同志还号召旧城、由旺等坝区种植棉花、麻等原材料,当时的县农科组在旧城把草棉改为陆地棉,最高亩产达到120公斤。杨善洲在农业会上的发言中提到,“棉花计划3000亩,只要能种的都种上一两亩,土棉种子各地都清理一下,尽量种”。

采访组:生猪是施甸的传统畜牧业之一,杨善洲同志在畜牧生产方面有哪些举措?

蒋燎原:杨善洲同志结合地域实际,千方百计发展畜牧业。1963年,全县生猪存栏9万多头,出栏3万多头。经过全县人民的努力,1964年取得大牲畜增长一成,其中水牛840头,黄牛3300头,马660匹,骡子280匹,山绵羊2800只的好成绩。

一是引进良种。在下乡调研过程中,杨善洲同志发现本地猪主要是山猪和架子猪,缺少长得快的肥猪品种,1963年,他派人到外地引进荣昌猪、内江猪、约克猪、巴克夏猪等品种,在坝区养殖,并开始注意选良种大牲畜(牛、大马、骡子、驴等)。对引进的大牲畜通过技术改良,让其尽快适应农业耕作。1963—1964年期间,杨善洲带领大家在罗街建立种桑养蚕试验田,让生产队长从保山买来一批新的鸡、鸭品种,利用桑树下面的空间发展家禽养殖,不仅能除草添粪肥,还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二是政策奖励。施甸的冬天,有些山区非常冷,做好牲畜的过冬尤为重要,县委要求做好饲料的储备,除大春季节由生产队统一留出部分糯谷做为冬季给老牛、孕畜和三类型瘦牛加喂稀饭催膘壮补外,一次留料,为牲畜过冬打下了物质基础。

继续贯彻畜牧政策,实行母畜公有私养,分配到户。在坚持国家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又通过集体讨论制订了新的奖励制度。如,繁殖分成奖,即每母畜每产1胎幼仔,即可得到相应的工分。据原来的水长公社平场子大队村民回忆,凡是认真饲养,每产1头小牲畜,除按规定向国家领取奖励粮食外,生产队还给予“两奖”,即产1头小水牛奖给9元,产1头小黄牛奖励4.5元。除此以外,还有评膘奖,按照牲畜的大小给予兑现国家粮食。社员张荣精心饲养1头水牛,随时膘肥体壮,耕起地来效率高。生产队曾几次在大会上表扬了张荣,杨善洲同志号召大家向先进典型学习。县供销社还在东西两山区举办大牲畜等物资交流会。这些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由于大牲畜一般一次只生一胎,技术落后,幼仔的成活率不高。杨善洲同志总会抽出时间到农民家里询问,安排技术员帮助农民选留优良种畜。对幼仔精心照顾,喂嫩草,喂热水,有的社员还无偿拿出鸡蛋、蜂蜜喂牛。早出晚归,圈干食饱。并合理解决报酬,调动放牛人的积极性。

三是疫病防治。1963年,成立了县畜牧兽医站,属县农林科。1964年建立了5个中心兽医站,5个兽医联合诊所,共28人。兴办兽医训练班,培训公社、大队兽医防疫员。还建立临时性和季节性的防疫队伍,杨善洲同志要求兽医要定期到农户家里给牲畜注射疫苗,做好预防。1964年,以猪瘟疫苗为主的全县5个区95个公社内全面开展各种疫苗的防疫注射,共注射大小牲畜111217头,密度达80%。

1964年7月,保山、昌宁、镇康发生口蹄疫,县委立即发出通知要求由旺、水长、小官市、老麦3个公社的84个生产队做好防疫,在主要交通路口设检疫站22个,由所属坝区的22个生产队在合理解决了工分报酬的前提下,抽出专人22人长期看守,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为做好囤肥积肥工作,杨善洲同志要求在畜牧业上按计划分配到户,他自己也带头拾猪粪、马粪。他说,对完成国家任务各级都有责,要促进增加育肥量,促进群众卖山猪,促进公社养母猪,解决来年猪源。畜牧业的发展给农业生产有力的支撑,1964年,平均每亩施肥在1963年基础上增肥3—5担,促进了粮食增产,由1963年的8300万斤增加到9200万斤。直到今天,施甸的生猪养殖都远近闻名。

采访组:杨善洲同志作为班长,对施甸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了哪些发展思路?

蒋燎原:上个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落后,左倾思潮泛滥,再加上饥饿蔓延,学生无心上学,整个教育处于混乱之中。“我们连饭都吃不饱,还读什么书?”这是当时群众常说的一句话。

一是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杨善洲书记认真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将国家办学、集体办学和个人办学并举、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等方针。在机关干部纷纷参与支农时,杨善洲书记提出要求:全县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重点,不参与支农活动。严格落实教材必须照规定时间上完,课本上的作业必须全部完成,各种作业必须全批全改的三项规定。这段时间,教师能潜心教学,学生能安心读书,学校运转正常,教学秩序井然。在学校的操场乃至校舍被当地生产队和社员长期利用和占用时,杨善洲书记作出批示:为确保教学的正常开展,平时,生产队要尽量方便学校,照顾儿童有一定的体育活动场所,已占用的学校操场和生产地要退还给学校;对没有活动场所的学校,生产队要划给学校一定的生产地,方便学校开展劳动教学。据史料表明:1964年,施甸城郊的38所公立小学,平均每班有地一分五以上。还从十分有限的财政中设立了助学金(即每生每年补助2元),很多学生靠助学金完成学业。

二是创办耕读小学。为了尽快地普及小学教育,在办好全日制小学之际,1965年,施甸县创办了半工半读的简易学校,专门面向在家放猪、牛、羊、马,领弟弟、妹妹和守家的孩子。按照“因陋就简,勤俭办学”的原则,学校的教室大多是利用生产队的公房,有的队没有公房,就向群众借用,适当地给予报酬。在所选的民师中,95%都是贫下中农,高小毕业,基本能胜任简易小学的工作。在报酬上力求合理,一般采取按同等劳动或稍高于同等劳动力记工分,由生产队会计按月登记,放假没有工分,如遇老师外出学习或开会,生产队不仅给工分,每天还补贴2—3角伙食费。学校办公经费,由生产队公益金中以每月1元的标准发放。有的村还开办了“牧童识字班”,即早上读书,白天放牛。简易小学的创办既促进了生产,又方便了群众,较好地解决了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的困难。据统计,施甸县共创办简易小学505 所,就读学生15020人。

三是创办农业中学。为了让更多的农家子女接受再教育,杨善洲书记作出指示,在各公社开办农业中学来培养所需的人才。1963年,施甸县第一所农业中学在银川何家寺开办了,继而在太平、水长、由旺等地也开办农中16所,农中的兴办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急需人才。

四是开展扫盲运动。当时,施甸80%的农民都是文盲,有的钱币大、小不分,记数数火柴棒,还有的往来收支账,用红豆、黄豆、绿豆标记计算……面对这样的现实,1963年,施甸县开展了一场以“识文断字”为主要内容的扫盲运动。“富人读书,穷人喂猪,我们主要就是盘田种地,学不学文化都不重要。”群众抱有这种想法,扫盲工作难以开展。于是,杨善洲书记走到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激发群众的学习激情。他们白天参加生产劳动,晚上提着洋灯、拿着纸笔自觉地学习。据统计,共有1400 名群众脱盲。

五是发展文化事业。1963年,全国上下狠抓粮食生产,杨善洲老书记严把建房用地审批关,就连县委机关的办公地点都设在荷叶寺,但老书记却批准建设县文化馆,建立施甸新华书店,组建电影放映队,成立县广播站和文化工作队。经常深入各村去放电影、文艺演出、销售图书、展览图片……一些老人说:“那时没有电视,只要听说哪个村放电影,就会带上全家老小,不管走多远都要去。”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