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地名档案里 那些你想知道的事

时间:2022-09-18 05:17:29 | 浏览:640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自然村落或居民区所起的名称。名是形式,地是内容,我们每去一地总先问其地名,因为透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推敲名字背后的故事,但有些地名总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我县的地名档案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自然村落或居民区所起的名称。名是形式,地是内容,我们每去一地总先问其地名,因为透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推敲名字背后的故事,但有些地名总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我县的地名档案来解开那些曾经让你琢磨不透的谜底。

卖香村(属甸阳镇):始建于明末时期,原名“卖香椿”,因村内有香椿树,村民于每年春季将此树嫩叶芽采摘后到市场出售,故得名,后雅化成今名。

菠萝村(属仁和镇):明洪武年间,一户外地人家迁居至此地建村,因其藏有一笔《波罗》经书,故得名“波罗村”,后雅化成今名。

摆马村(属姚关镇):明万历年间,永昌参将邓子龙屯兵姚关时,军马集中于此地,“摆”即集中、停放之意,故名。

地理脉(属太平镇):据传旧时有一地理先生到此理山脉,因山脉零乱、走向不明,地理先生即低头沉默思索,故得名“地理脉”。

有的地名像在和我们玩脑筋急转弯,听着很玄妙,其实来历很简单。

中和村(属仁和镇):原名“沙墩”,因村西有一沙石山丘,行如菜墩,故名。后因南侧为仁和,北侧为昌和,距两地均为1公里,故于1938年更名为“中和”。

搬旧寨(属老麦乡):因居民曾几度搬迁,家具等物都搬陈旧了,故名。

龙银村(属万兴乡):原村内有一泉,后泉水干涸,当地人称“龙严”,为泉眼停止出水之意,后将“严”写成“银”。

两扇门(属酒房乡):因村口有两块巨石耸立,形似门状,故名。

古字村(属仁和镇):因建村时其地貌似“古”字,故名。

猪食箐(属酒房乡):因坐落野生猪草较多的山谷坡地,人们长在此采猪草喂猪,故名。

和尚田(属旧城乡):相传清代有两僧人在此垦田隐居,故名。

酸杷水(属酒房乡):因驻地有一泉,水从一棵大酸杷树根部涌出,故名。

很多地名因地理位置或地形而命名,而有的地名却源于一个故事。

等子(属太平镇):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邓子龙将军在攀枝花一线歼灭缅甸犯敌胜利回师,在此地一店铺(驿站)等侄子邓勇归来,故得名“等子铺”,后简称“等子”。

组军门(属何元乡):清道光末年,地方民族之争频繁,当地政府封村民杨连升为千总,在村内组军屯练,故名。

小官市(属水长乡):原名“小海村”,据传三百年前因充军来了两弟兄,均为武官,哥哥叫左金,落业于保山大官市,弟弟叫左银,落业到此村,故名。

角里村(属甸阳镇、仁和镇):相传元明时期,有一位姓“角里”的先生,晚年来此地教书,威望很高,深受弟子及民众爱戴,人们为了缅怀他,故以这位先生的姓氏为村名。因村分为上下两段,故分“上角里村”“下角里村”。

四争地(旧城乡),因驻地曾是刘、邱两家四次发生争执的地方,故名。

躲安寨(属由旺镇),明朝时期,颜氏祖先从浙江逐放而来,清道光时期立碑载“弃城市而乐山林,务耕耘而嫁墙”意为舍弃城市喧嚣,乐于躲到寂静山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故名“躲安寨”。

地名不仅是一个名字,它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代表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仁和(属仁和镇):明代称“人和”,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邓子龙平叛御敌胜利后,为沟通施甸河东西两岸居民往来,从施甸街北关至原保场乡大石桥,共建造石拱桥三座,分别取名“天时”“地利”“人和”桥,此地正当“人和”桥旁,故村以桥名,后演变成“仁和”。

银川村(属由旺镇):清代永昌城内一教书先生被聘至施甸任教,行至关索岭向南远眺,施甸坝阡陌尽收眼帘,触景生情,口赞“永昌即金齿,施甸为银川”,后曾书贴字堂梗柱,传送颇广,地名源此。

勒平村(属仁和镇),清朝时期因战事频繁,村民几度逃离家园,战争结束方才回村,后建寺庙一座,门前写了一副对联——“勒马回朝,平心过海”。村民盼望从此和平安宁,并各取对联首字为村名。

大水村(属万兴乡),旧时因人畜饮水困难、旱情严重之年只能按人头分水喝,故称“打水”,另有村民渴望驻地山泉流量增大之意,后渐雅化成今名。

五福村(属甸阳镇),明朝筑有寨墙,名“乌土寨”,前人有“山抱银城城依山,城边流水绕山行”的诗句描述,后按长寿、福禄、康宁、修好德、孝终命“五福”更为今名。

华兴村(属由旺镇),原名“太子寺”,因村旁有座寺院(太子寺)得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吉庆嘉言易名,意为“中华兴旺”。

根据地名档案记载,我县早于1980年3月开始进行地名普查,当时开展普查的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且时间跨度长,但党委、政府持续关心与积极支持,几代专业干部任劳任怨、坚持努力,普查业绩曾多次受到省市级好评,普查经验得以推广,历经19年奋斗的《施甸县地名志》终于1999年编撰出版,相关资料于2006年整理归档,共计93卷。

物换星移、春华秋实、往事如烟,地名档案清楚记录了《施甸县地名志》的每一次登记,每一次补更,也记录着施甸人民质朴勤奋的精神及对这片热土深深的挚爱!


文图:赵开月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纪念币收藏网显卡硬盘资讯网飞利浦剃须刀评测网张姓女孩名字大全海信家电股票梧州六堡茶官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副业项目网太姥山旅游攻略陶瓷文化网英菲尼迪轿车网特斯拉美股行情薛之谦歌迷网黄鹤楼旅游攻略刘亦菲影迷网
保山今日新闻网-保山昌宁县今天新闻、保山新闻网最新新闻、保山今日新闻、保山旅游景点攻略、保山市旅游景区、保山人才网招聘信息网、保山市姚关镇旅游景区、保山天气预报、保山人才市场招聘网最新招聘消息。
保山今日新闻网 31177.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