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地名档案里 那些你想知道的事

时间:2022-09-18 05:17:29 | 浏览:608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自然村落或居民区所起的名称。名是形式,地是内容,我们每去一地总先问其地名,因为透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推敲名字背后的故事,但有些地名总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我县的地名档案

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自然村落或居民区所起的名称。名是形式,地是内容,我们每去一地总先问其地名,因为透过地名我们可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推敲名字背后的故事,但有些地名总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我县的地名档案来解开那些曾经让你琢磨不透的谜底。

卖香村(属甸阳镇):始建于明末时期,原名“卖香椿”,因村内有香椿树,村民于每年春季将此树嫩叶芽采摘后到市场出售,故得名,后雅化成今名。

菠萝村(属仁和镇):明洪武年间,一户外地人家迁居至此地建村,因其藏有一笔《波罗》经书,故得名“波罗村”,后雅化成今名。

摆马村(属姚关镇):明万历年间,永昌参将邓子龙屯兵姚关时,军马集中于此地,“摆”即集中、停放之意,故名。

地理脉(属太平镇):据传旧时有一地理先生到此理山脉,因山脉零乱、走向不明,地理先生即低头沉默思索,故得名“地理脉”。

有的地名像在和我们玩脑筋急转弯,听着很玄妙,其实来历很简单。

中和村(属仁和镇):原名“沙墩”,因村西有一沙石山丘,行如菜墩,故名。后因南侧为仁和,北侧为昌和,距两地均为1公里,故于1938年更名为“中和”。

搬旧寨(属老麦乡):因居民曾几度搬迁,家具等物都搬陈旧了,故名。

龙银村(属万兴乡):原村内有一泉,后泉水干涸,当地人称“龙严”,为泉眼停止出水之意,后将“严”写成“银”。

两扇门(属酒房乡):因村口有两块巨石耸立,形似门状,故名。

古字村(属仁和镇):因建村时其地貌似“古”字,故名。

猪食箐(属酒房乡):因坐落野生猪草较多的山谷坡地,人们长在此采猪草喂猪,故名。

和尚田(属旧城乡):相传清代有两僧人在此垦田隐居,故名。

酸杷水(属酒房乡):因驻地有一泉,水从一棵大酸杷树根部涌出,故名。

很多地名因地理位置或地形而命名,而有的地名却源于一个故事。

等子(属太平镇):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邓子龙将军在攀枝花一线歼灭缅甸犯敌胜利回师,在此地一店铺(驿站)等侄子邓勇归来,故得名“等子铺”,后简称“等子”。

组军门(属何元乡):清道光末年,地方民族之争频繁,当地政府封村民杨连升为千总,在村内组军屯练,故名。

小官市(属水长乡):原名“小海村”,据传三百年前因充军来了两弟兄,均为武官,哥哥叫左金,落业于保山大官市,弟弟叫左银,落业到此村,故名。

角里村(属甸阳镇、仁和镇):相传元明时期,有一位姓“角里”的先生,晚年来此地教书,威望很高,深受弟子及民众爱戴,人们为了缅怀他,故以这位先生的姓氏为村名。因村分为上下两段,故分“上角里村”“下角里村”。

四争地(旧城乡),因驻地曾是刘、邱两家四次发生争执的地方,故名。

躲安寨(属由旺镇),明朝时期,颜氏祖先从浙江逐放而来,清道光时期立碑载“弃城市而乐山林,务耕耘而嫁墙”意为舍弃城市喧嚣,乐于躲到寂静山林,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故名“躲安寨”。

地名不仅是一个名字,它体现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代表了一代又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仁和(属仁和镇):明代称“人和”,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邓子龙平叛御敌胜利后,为沟通施甸河东西两岸居民往来,从施甸街北关至原保场乡大石桥,共建造石拱桥三座,分别取名“天时”“地利”“人和”桥,此地正当“人和”桥旁,故村以桥名,后演变成“仁和”。

银川村(属由旺镇):清代永昌城内一教书先生被聘至施甸任教,行至关索岭向南远眺,施甸坝阡陌尽收眼帘,触景生情,口赞“永昌即金齿,施甸为银川”,后曾书贴字堂梗柱,传送颇广,地名源此。

勒平村(属仁和镇),清朝时期因战事频繁,村民几度逃离家园,战争结束方才回村,后建寺庙一座,门前写了一副对联——“勒马回朝,平心过海”。村民盼望从此和平安宁,并各取对联首字为村名。

大水村(属万兴乡),旧时因人畜饮水困难、旱情严重之年只能按人头分水喝,故称“打水”,另有村民渴望驻地山泉流量增大之意,后渐雅化成今名。

五福村(属甸阳镇),明朝筑有寨墙,名“乌土寨”,前人有“山抱银城城依山,城边流水绕山行”的诗句描述,后按长寿、福禄、康宁、修好德、孝终命“五福”更为今名。

华兴村(属由旺镇),原名“太子寺”,因村旁有座寺院(太子寺)得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吉庆嘉言易名,意为“中华兴旺”。

根据地名档案记载,我县早于1980年3月开始进行地名普查,当时开展普查的工作人员少、任务重且时间跨度长,但党委、政府持续关心与积极支持,几代专业干部任劳任怨、坚持努力,普查业绩曾多次受到省市级好评,普查经验得以推广,历经19年奋斗的《施甸县地名志》终于1999年编撰出版,相关资料于2006年整理归档,共计93卷。

物换星移、春华秋实、往事如烟,地名档案清楚记录了《施甸县地名志》的每一次登记,每一次补更,也记录着施甸人民质朴勤奋的精神及对这片热土深深的挚爱!


文图:赵开月

相关资讯

云南昭通鲁甸12个乡镇地名由来,您都知道吗?小编带您了解

  史实来源:《云南省鲁甸县地名志》,鲁甸县人民政府编,1983年3月,内部出版。标题为整理辑录者自拟。建置以2019年末为准。  文屏镇  位于县境东部、文屏坝子西北缘。昔名崇文镇,以城后山上一文庙(崇文阁)得名;1940年,时任县长据城

荒腔走板老地名——临海地名趣谈

在吾乡临海,人们在用方言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荒腔走板、走音跑调的现象。尤其在缺乏文化的旧时代,更是如此。比如,“隔岸”被说成了“解岸”,“浮桥”被说成了“胡桥”,“扶梯”被说成了“胡梯”,“茅坑”被说成了“盲坑”,“绿客”被说成了“绿壳”。久

全媒体快报|时隔22年,新版《舟山市定海区地名志》发布 市民可前往档案馆、图书馆等免费查阅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舟山网(大海网)讯(舟山晚报记者 王倩倩)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地名既是文化符号,也是历史记忆。记者今日从定海区民政局获悉,新版《舟山市定海区地名志》正式出版,准备投放到档案馆、图书馆等单位,免费供市民阅读。据了解,全志

地名故事:“十堰”,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

@秦楚刊号“十堰”的传说,史书和口传众多,不过关于十堰名称的来历,民间曾经有这样一个传说,很是正能量——传说在古代,郧县南乡张家庄(大致就是今天的十堰市老街)东面,住着一个叫熊阁老的人。他在朝廷做官卸任后,退居故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指山

岳飞大破金兀术之地——中原地名探究之郾城

【开篇语】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梳理完了山东的地名。其间,有过反复,有过彷徨,有过喜悦,有过沮丧,但还是坚持了下来。中原地名探究是我的第二个专题。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认识抑或是重

盘点淮北各地名的由来,看看你居住的地方名字因何而起?

淮北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可证明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淮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淮北很多地、村名都大有考究,你了解它们的历史由来和背后的故事吗?今天

“六安”地名到底咋念?教育部给出最新回应

6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语言生活状况。会上,针对前不久舆论热议的安徽省六安市这一地名中,“六”字的读音问题,教育部给出最新公开回应。随着前段时间安徽六安疫情的发生,这一地区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新泰那么多地名究竟怎么来的?终于有答案了

新泰,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朝气的城市。如今的新泰共有866个村落(天宝镇50个村已划出),而新泰人这个标签如今嵌在至少130万人身上。在新泰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又显得质朴的、传奇而又极具特色的“新泰风范”,这些新泰范体现在我们的语言、习

山东省成武县,成与城在历史上多次交替使用,你可知地名来历?

成武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98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人。成武历史悠久,为郜国故都、伯乐故里。今为中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优质棉繁育基地县、中国淡水养殖基地县、中国科技先进县和全国城市环境优秀县。一、历史沿革1、秦置成武县,属东郡。

霸州这些地名的由来,你都知道吗?

身为生活在霸州多年的你能说出她名字的来源吗?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霸州这些地方名字的来源吧!石沟该村建于北魏。因村边有一条小河沟,在河沟之上建有石桥一座,故名石沟。石沟曾为石沟公社,后并入胜芳。南孟宋代建村,孟姓人多,取名孟店。后改名南孟。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燕京啤酒A股票CAD制图网北方稀土A股免费算命网河南旅游网梧州六堡茶官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南宁新闻资讯网月子餐食谱网民谣吉他网摄影爱好者贵州青酒网万科A股无人机航拍网scratch少儿编程今日滨州漯河新闻头条网宋氏起名字大全十堰新闻头条网台湾卤肉饭加盟官网今日淮南泉州新闻资讯网今日驻马店今日黄山南宁旅游网黑龙江旅游网今日商丘娄底新闻头条网宁德时代A股玉林新闻资讯网
保山今日新闻网-保山昌宁县今天新闻、保山新闻网最新新闻、保山今日新闻、保山旅游景点攻略、保山市旅游景区、保山人才网招聘信息网、保山市姚关镇旅游景区、保山天气预报、保山人才市场招聘网最新招聘消息。
保山今日新闻网 31177.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