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5:09:08 | 浏览:480
时下,施甸县仁和镇杨家山社区种植的冬桃进入了采收期,绯红的鲜桃挂满枝头,景象喜人。
步入桃林,光鲜红润的冬桃垂挂于枝头,甚是招人喜欢,杨家山社区梳匠村村民蒋庆光一边查看挂果情况,一边根据成熟度采摘冬桃。2016年,蒋庆光种植了四亩冬桃,如今冬桃进入丰产期,蒋庆光喜上眉梢。蒋庆光开心地说:“我家种桃子将近种了六年了,每亩产量达700至800公斤,每公斤9元,每亩冬桃的收入达七千至八千元。”
为了实现连片种植、科学管理,杨家山社区成立了源来果蔬专业合作社,惠及250户农户,发展种植了260亩冬桃,现已全部进入丰产期。冬桃的维生素、蛋白质、果糖、果酸的含量都很高,杨家山社区种植的冬桃果香浓郁、肉质细腻、甘甜多汁,所以销路一直很稳定。
“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带领杨家山村民到各地去参观考察,根据杨家山立体气候,土壤土质情况,最终选定在梳匠,马水坡这两个小组种植了260亩冬桃,这个冬桃项目的实施,既保护了生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家山社区第一书记张海燕说。
由于适宜的气候和土壤孕育出的冬桃鲜嫩又香甜,让果农对冬桃种植更是信心满满。采摘累了,围坐桃树下品桃话家常成了这个季节特有的果园景色,果肉的甘甜浸润着果农的心田,化作脸上洋溢的微笑荡漾开来。
“下一步,我们打算把适合种冬桃的地方,进行塘图规划后扩种起来,我们整个村计划扩种到一千亩。”杨家山源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从堂说。
云南网记者 赵丽槐 通讯员 段茸茸 瞿柯楠 摄影报道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名系列之——保山·施甸县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怒江东岸东与昌宁县接壤南与临沧市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这里居住着汉族、彝族、傣族回族等22个民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重要的聚居地(布朗族打歌)施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怒江东岸,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的家乡,是一个集“临边、民族、山区、美丽”于一体的多民族散杂居县。全县总面积2009平方公里,下辖13个乡镇138个村(社区),其中民族乡2个、民族村18个、少数
80年代初,施甸县城还只是叫“施甸街”。县城小而紧凑,四条主街围成一个“井”字,抽根烟就可以环街一圈。轻轻翻开县档案馆珍藏的照片档案,那些被记忆之尘蒙蔽的老街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透亮开来,随之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怀念。可记得,那时的你在哪里驻足,
9月4日,施甸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李芒生当选为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长,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开东主持大会。大会应到代表182名,实到代表161名,符合法定人数。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马子
施甸籍第一个共产党员 段古秋施甸第一个党小组成员 常竑恩革命志士 李定 原中共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善洲墓园 施甸第一党小组成立遗址(原甸阳中学)小学生缅怀革命烈士李成文优秀共产党员段定华同志事迹陈列室施甸脱贫攻坚誓师大会 姚关清平洞 施甸县
旅行是一份惊喜也是一种憧憬 今天是9月27日世界旅游日绝美的风景不只有诗和远方国庆、中秋到了你到施甸来吧我约你去这些地方打卡到施甸 | 带你去打卡3亿多年前海林檎在这里繁衍生息;8000年前的原始人类“姚关人”在这里削石农耕;700年前“契
俗话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基础在公路”。“十三五”以来,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聚焦深度贫困村,突出问题导向,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为全县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施高速小官市服务区施甸县力主打通大动脉,全力加快保施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摄影师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善洲林场,拍摄到130只左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叶猴猴群的家庭生活场景,其中最多的一个画面,有27只灰叶猴同框,画面温馨和谐。林业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日常巡护和村民证实,目前
航拍镜头下科研工作者和农户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劳作(4月5日摄)。新华网发(施甸县融媒体中心供图)近日,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60000份有“身份证”的水稻育种材料开始播种。在试验田里,施甸县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
来源:滇西视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在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立足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发挥区位优势、气候特点、农民习俗与特色产业优势,把培植蔬菜、壮大生猪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点抓紧抓实,着力推进乡
近日,经省自然资源厅推荐,由保山市施甸县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地质调查局联合申报,施甸县何元乡顺利通过中国地质学会评审,获批全国第二批挂牌筹建地质文化乡。这是我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其成功申报对示范引领全省推进地质文化乡(镇)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作
沪滇教育协作项目受益学生“快来看!快来看!我们运动场的跑道铺上了红地毯......”在一阵阵欢呼雀跃声中,一群群孩子争先恐后地奔向运动场,心驰神往追逐梦想。原来,沪滇协作项目——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帮扶援建的施甸县旧城乡中心完全小学的运动场及
“又快又好又省钱,机器种田真真是太厉害了!”5月24日,正在使用新买的多功能旋耕机给自家烟苗培土的施甸县姚关镇杨美寨村村民杨子德高兴地与一旁揭地膜的妻子说道。正在使用多功能旋耕机培土的村民“是的是的,往年一亩地要请3个培土工、20天时间才能
这几天,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的6万份水稻育种材料到了栽插的最佳节令,全部开始移栽“安新家”。施甸6万份水稻育种材料“安新家” 走进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绿油油的水稻育种材料长势喜人。走近一看,每一份带着粉红色标签“身份证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3月11日,为庆祝第44个植树节,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践行杨善洲精神,施甸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植树添绿正当时 3月11日,施甸县老麦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组织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