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6:18:01 | 浏览:889
隆阳区,隶属于云南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东经98°43′~99°26′和北纬24°46′~25°38′之间。地处怒江山脉尾部、高黎贡山山脉之中,镶嵌于澜沧江、怒江之间,东邻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保山市昌宁县,南接施甸县、龙陵县,西与腾冲市 相连,北与泸水市 、大理云龙县交界,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气候。全区总面积为5011平方公里;2014年,下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4个民族乡;总人口91.7万(2013年末)[1]。
225年,蜀汉平定南中、仍置永昌郡;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勐达光、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蜀汉永昌郡不韦县。1950年,保山县成立人民政府,属保山专区。1983年改为县级保山市;2001年,保山地区改为地级保山市,县级保山市改为县级隆阳区。
隆阳区素有“滇西粮仓”之称,被国家和云南省列为香料烟生产基地、小粒咖啡生产基地、芒果生产基地。著名景点有:霁虹桥、宝鼎寺、龙王塘、哀牢山等。
历史沿革
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傣族先民已经在保山盆地(隆阳盆地)建立部落国家“勐掌”(傣语“勐”意为“地方、国家”,“掌”意为“象”,“勐掌”即“象之地”、“象之国”);[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中将“勐掌”记述为“乘象国”。
公元前425年,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部落小国以“勐掌”为中心组建联盟国家,“勐掌”被其它小国称为“勐达光”(傣语的“达光”意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为“中央、中心”或“老大、大哥”,“勐达光”即“中央之国”或“大哥之国”),“勐掌”首领成为这个联盟国家的共主、各国百姓称其为“诏隆”(意为“大王”)、各国首领称其为“哀隆”(意为“大哥”);《华阳国志》、《后汉书》等汉文典籍将这个联盟国家记述为“哀牢国”(“哀牢”为“哀隆”的变音),[2]后期的傣文典籍将这个联盟国家记述为“达光国”。[2]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滇、昆明、嶲等国家和部族设益州郡,将势力伸入“勐达光”(哀牢国)境内设不韦、嶲唐、比苏、邪龙等县(据点)划入益州郡;[2]之后,“勐达光”将王城由怒江以东的“勐掌”(保山盆地)迁至怒江以西的“勐缅”(腾冲盆地)、[2]以此避开汉朝的威胁。
公元47年,“诏达光”(哀牢王)遣子贤栗拜访汉朝越嶲郡太守,请越嶲郡太守向汉朝皇帝转达归附之意;同年,“勐达光”(哀牢国)成为汉朝的附属国。[2]
公元69年,“诏达光”(哀牢王)柳貌携所属77个邑王、5万余户、55万多人彻底并入汉朝,汉朝将前期占领设县的哀牢地(怒江以东至洱海一带)划出、与后期归顺的哀牢地(怒江以西)合设永昌郡;[2]永昌郡辖哀牢县、不韦县、嶲唐县、比苏县、博南县、邪龙县、叶榆县、云南县等8个县及数十个属邑;[2]在“勐掌”境内的“允掌”(傣语意为“象城”)设置永昌郡(“永昌”即傣语“允掌”的变音),比苏与邪龙之间析出一个博南县,怒江以西的“勐达光”领土置哀牢县,永昌郡共领八县、归“诏达光”(哀牢王)与永昌郡守共同治理;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哀牢县、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不韦县。
公元76年,“诏达光”(哀牢王)起兵反汉;公元77年,汉朝出动大军平叛,“诏达光”(哀牢王)率残部西渡怒江发展,后又在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区崛起,汉朝称其国为“掸国”;怒江以西的隆阳区地属“勐达光”(掸国)、怒江以东的隆阳区地属汉朝永昌郡不韦县。
公元225年,蜀汉平定南中、仍置永昌郡;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勐达光”(掸国)、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蜀汉永昌郡不韦县。
公元299年,“勐掌”(保山盆地)的傣族头人起兵反对中原王朝,西晋将永昌郡治南移永寿县;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勐达光”(掸国)、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勐掌”。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之后的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等中国内地王朝逐步退出云南高原;陈(南朝)代梁(南朝)后,中国内地王朝彻底放弃云南高原;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勐达光”(掸国)、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勐掌”。[2]
公元586年,“勐达光”(掸国)被骠人所灭,“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联合周边的傣族头人组建联盟国家“勐果占璧”(前果占壁国)抗击骠人、继承了“勐达光”的版图;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勐掌”。
公元738年,“蒙舍”(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统一洱海周边地区建立南诏国;公元762年,南诏王“西开寻传”、兼并“勐果占璧”(前果占璧国),在澜沧江以西置永昌节度和镇西节度;隆阳区属南诏国永昌节度。
公元902年,南诏国灭亡,后续在洱海盆地建政的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皆领永昌地;公元954年,怒江以西的傣族土酋联合恢复“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尊大理国为“勐货相”(宝石之国)、自称“勐货罕”(金子之国);公元1096年,大理国废除节度、都督等军事辖区,设八府、四郡、四镇,原永昌节度置永昌府;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勐果占璧”(后果占璧国)、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大理国永昌府。
公元1254年,蒙古国灭大理国,分别设置万户、千户、百户等各级军政合一辖区;公元1257年,原大理国永昌府地设永昌千户、隶属大理万户;公元1261年,永昌千户辖地设金齿等处安抚司,管理永昌千户辖地以西、以南归附的各类土酋,“勐果占壁”(后果占璧国)所属各部分别归附;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永昌千户所、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金齿等处安抚司。
公元1274年,元朝改万户、千户、百户等军政合一辖区为路、府、州、县等各级行政区,永昌千户改设永昌州(后升永昌府),属大理路;公元1278年,金齿等处安抚司分置两宣抚司、各辖三路;怒江以东隆阳区地属大理路永昌府、怒江以西隆阳区地属柔远路。
公元1286年,云南行省西部几个宣抚司合并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宣抚使驻永昌、统辖云南行省西部地区;公元1291年,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升级为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仍治永昌、统辖云南行省西部地区;隆阳区地仍分属大理路永昌府和柔远路。
公元1312年,“勐卯”(瑞丽江河谷盆地)的傣族头人思汗法兼并周边地区、建立“勐卯弄”(汉译“麓川国”);公元1316年,“勐卯弄”向东扩张、占领永昌地;隆阳区地属“勐卯弄”(麓川国)。
公元1355年,“勐卯弄”(麓川国)归附元朝,元朝在其地置平缅宣慰司;隆阳区地属平缅宣慰司。
公元1382年,明朝占“勐卯弄”(平缅宣慰司)怒江以西领地设永昌府等行政区;公元1384年,“勐卯弄”迫于压力也归附明朝、其地设麓川平缅宣慰司;公元1385年,于永昌府境设金齿卫指挥使司(负责永昌府及麓川平缅宣慰司的军事防务);公元1390年,裁金齿卫指挥使司与永昌府,[2]设金齿军民指挥司、统辖金齿地(永平及澜沧江以西地区)军政事务;[3]公元1403年,[2]金齿军民指挥司在高黎贡山南段设金齿守御千户所、在怒山南段余脉设永昌守御千户所、在龙川江以西设腾冲守御千户所;[4]今隆阳区怒江以西部分属麓川平缅宣慰司、为金齿守御千户所防区,怒江以东部分属金齿军民指挥司直辖、为永昌守御千户所防区。[5]
公元1476年,明朝在金齿军民指挥司辖地置金腾兵备道(监察机构);[3]公元1522年,革金齿军民指挥使司、立永昌军民府;[2]公元1524年,永昌军民府直辖地设保山县;隆阳区地分属保山县与潞江安抚司。
公元1659年,满清征南将军赵布泰、提督线国安率军攻入永昌军民府,进行大规模屠城(史称“永昌之屠”)。公元1765年,永昌军民府改为永昌府,领州一(腾冲)、县二(保山、永平)、土府一(孟定)、土州二(镇康、湾甸)、宣抚司三(南甸、干崖、陇川)、副宣抚司二(盏达、遮放)、安抚司三(潞江、芒市、勐卯)、长官司二(户撒、拉撒)。今隆阳区地分属保山县与潞江安抚司。
公元1912年,民国政府裁撤保山县,[6]所辖澜沧江以东领土(杉阳等地)划归永平县、澜沧江以西领土划归永昌府直辖;公元1913年,民国政府在全国推行省、道、县三级管理体制,[3]永昌府被裁撤,原永昌府直辖地设保山县,原永昌府所辖龙陵厅改设龙陵县;[5]今隆阳地分属保山县、龙陵县(潞江坝)。
公元1929年,保山县西北的卯照土千总、鲁掌土千总、登埂土千总划出,与云龙县属六库土千总、老窝两土千总设立泸水设治局;公元1933年,保山县东南的领土与顺宁县西北的领土划出设昌宁县[3]。
隆阳区
公元1950年,保山县成立人民政府,上属保山专区。
公元1956年,保山专区撤销,保山县改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公元1958年,龙陵县第四区(潞江坝)划入保山县。
公元1963年,保山专区恢复,保山县又属保山专区;同年,保山县西南部的太平、由旺、施甸、姚关、酒房5个区析置施甸县。
公元1983年,保山县改为县级保山市。[2]
公元2001年,保山地区改为地级保山市,[2]县级保山市改为县级隆阳区;[4]隆阳区辖5个镇,15个乡。[2][4]
公元2005年,隆阳区将辖区调整为2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10个乡。[2]撤销永昌镇,设立两个街道办事处。撤销汶上彝族苗族乡和瓦房彝族乡,设立瓦房彝族苗族乡。撤销道街乡和潞江傣族乡,设立潞江镇。撤销老营乡和瓦窑白族彝族乡,设立瓦窑镇。将原老营乡管辖的西河、阿家、柴河、下付家4个村委会和金鸡乡管辖的罗寨村委会及河图镇管辖的长岭岗、柳上2个村委会建制划归板桥镇管辖。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隆阳区共设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当前区划
截止到2014年,隆阳区辖2个街道、6个镇、6个乡、4个民族乡。永昌街道、兰城街道、板桥镇、河图镇、汉庄镇、蒲缥镇、瓦窑镇、潞江镇、金鸡乡、辛街乡、西邑乡、丙麻乡、瓦渡乡、水寨乡、瓦马彝族白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芒宽彝族傣族乡;潞江农场、新城农场。
4月21日,由28个国家驻华使节组成的代表团抵达云南,开启了为期4天的访问。4天内,代表团深入到了昆明、文山多个参访点,成效显著的高原特色农业、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优美、宜居的环境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云南有16个州市,公务繁忙的驻华
2021年五一假期将至,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醒广大游客朋友,时刻牢记旅行安全,及时关注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游云南”APP发布的正规旅行社信用等级信息和景区流量提示,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注重个人防
1、罗平提起云南的春天,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去罗平,去欣赏那醉人的油菜花海。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秀丽的山峰,再加上层次分明的螺丝田,仿佛整个罗平都在春天的暖意里慢慢醒来。置身花海,面对眼前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云南自驾地,看遍春天大好时光。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领航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云南考察调研,为云南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锚定目标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来云南昆明旅行,滇池是不得不去的地方。滇池之于昆明,相当于西湖之于杭州、洱海之于大理。有了这一汪碧水,春城也灵动了起来。滇池的周围群山环抱、河流纵横,美景众多。在滇池的北面有一座大观楼,是俯瞰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云南江川这样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云南江川这样做...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各网格责任单位除了对各自网格区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以外,还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开展入户宣传和文明交通劝导专项行
云南网讯(通讯员杨长亲)“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修通了公路,帮我们实现了多年的梦想,生产生活物资能运到家门口,家里的药材、农产品在院坝里就能装车运到城里去卖。”2020年5月21日,水富市最后一个最边远的村民小组——太平镇盐井村第30村民小组通
图为列车首发仪式现场 邓斌 摄中新网昆明9月15日电 (陈静)15日上午,由昆明驶向上海的G1376次动车缓缓驶出昆明南站,标志着“七彩云南”保山腾冲旅游列车正式发车。今后,旅客可在昆明至上海的和谐号、昆明至保山的复兴号上看到保山的美景图片
从2016年进入“高铁时代”以来,曲靖市启动了公交枢纽、长途客运站建设,积极谋划高铁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的衔接项目,实现交通零换乘,将沪昆高铁带来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融汇到全方位的发展当中。2017年,曲靖在全省率先实现“
图为龙头山镇民众在家门口打牌娱乐。 王艳龙 摄中新网昆明2月20日电 (王艳龙 张艺)记者20日从云南省鲁甸县委、县政府获悉,自鲁甸“8·03”地震以来,该县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使地震灾区贫困发生率从35.91%降至13.64%。震中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