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6:18:59 | 浏览:1097
新起的楼盘——财富中心一角
保山隆基 11GW 单晶硅棒等重点工业项目全面达产达效
教育事业全面进步
芒果丰收了
石斛花开斛农笑
精品黄龙玉
建设中的腊勐大垭口 尹磊 摄
杭瑞高速龙陵入口 熊大孝 摄
脱贫攻坚期间,群众建家建园热情高涨
各民族共同过上好日子
龙陵县城全景 熊大孝 摄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由 66.74 亿元增至 123 亿元, 年均增 9.8%;
人均生产总值由 23386 元增至 44972 元,年均增 9.2%;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 78.15 亿元和 46.92 亿元增至 101.77 亿元和 83.01 亿元,年均分别增 5.4%和 12.1%;
……
这些数字,是龙陵县五年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沉着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勇于攻克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难题,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交出的“答卷”。
这五年,龙陵内培外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风雨无阻、尽锐出战,“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抢抓机遇、扩大投资,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统筹兼顾、建管并重,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惠民利民、共建共享,民生福祉全面提升;创新方式、系统推进,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挺纪在前、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五年来,龙陵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34.33 亿元,年均增 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 13.5%,增速领跑全市,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 50.25亿元,年均增 13.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 33%,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实现第三产业增加38.42 亿元,年均增 8.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27.9∶40.9∶31.2。
●三大攻坚战成果丰硕
五年来,龙陵县累计脱贫出列 80 个贫困村、脱贫退出贫困人口 15737 户 64539 人,彻底摘掉贫困县“帽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3.62%,地表水达标率达 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9%,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有效贯彻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蓝天、碧水、净土” 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五年来,龙陵县累计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5.61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83 件。“一把手”带头精准招商成效明显,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年均增 13.4%。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减税降3.94 亿元,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日益改善
瑞孟高速龙陵段开工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 3527.6 公里,新增 1425.4 公里。水库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 35.76 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 12.68 万亩。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加快,天然气支线建成通气,中小型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有序推进,新增电力装机 9.9 万千瓦。县乡通讯传输网络全面提速,4G 网络和光纤宽带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 5G 基站 36 个,5G 试点全面铺开,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龙陵县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修编,实现城乡发展“一张图”。“一核托双心、龙脊携四脉、玉带缀多点”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建成区面积拓展到 6.2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45.1%,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效显著,龙新茄子山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平达平安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勐糯大寨被列为省级美丽村庄。
●民生福祉全面提升
龙陵县填补了龙陵籍本地就读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的历史空白。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紧密型县域卫生医疗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龙陵黄龙玉以“金镶玉”形式多次成为国际体育赛事奖牌。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1.91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8%以上。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五年来,平安龙陵建设稳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连续 2 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平安县”,连续 4 年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连续 7 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边境立体管控措施有力,党政军警民合力管边控边、强边固防,全县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十三五”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振奋人心。如今,“十四五”已经开局起步,龙陵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已明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10%,其中一产、 二产、三产增加值年均分别增 6%、11%、10%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 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 8%、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 3%、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 2%以上。
如今,近30万的龙陵儿女在“十四五”的征程上蹄疾步稳、再次启航。徐 静
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争当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迈出坚实步伐,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美誉度持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
傈僳族服饰近年来,保山市龙陵县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自信,擦亮文化瑰宝,尽力留住近30万龙陵儿女的乡愁,让民族民间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龙陵,被自然眷顾的“滇西雨屏”,坐落在高黎贡山南麓,被怒江和龙川江环抱。怒江、
龙陵县气象台2022年9月15日00时20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过去2小时我县象达降水量为39.2毫米,龙新降水量为29.8毫米,预计未来4小时,我县西部、北部乡镇降水仍将持续,龙新、象达累积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
石斛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中药材,同时也是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兰科花卉。云南省保山市的龙陵县,地处怒江流域,山多、树多、雨多。这里73.62%的森林覆盖率,为40多种兰科石斛属植物提供了天然“居所”。在龙陵县龙新乡荆竹坪村,蒋佳凤是最早种植石斛的人家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龙陵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
2019年,国家和云南省对我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评价是“好”。我县认识到,这个“好”并不代表一好百好,更不能躺在“好”字上睡大觉。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打响之后,龙陵县仔细查找并整改“好”字背后存在的问题,让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好上加好
秋末初冬,龙陵县龙新乡荆竹坪村又迎来了石斛采收季,当地的斛农们在忙碌中尽享石斛丰收的喜悦。这天,荆竹坪村的斛农韩林理家要把全部的石斛采收完并发往浙江。一大早,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大家剪石斛、摘叶子、扎把装袋,动作娴熟、配合有序。这一根根石斛是
走进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大寨社区,一条条宽敞而干净整洁的水泥硬化道路穿梭村寨之间,一间间古朴而极具民族特色元素的房屋有序分布在绿树掩映之中,一处处生态和谐又充满党建气息的美丽村寨格外惹眼,一幅幅特色产业与田园风光交融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万山丛中平达坝,自南向北两头大。中部稍窄河直下,万亩良田从未闲。多种产业齐发展,初秋烤烟绿满坝。仲冬玉米绣金黄,水库茶园常清新。绿水青山仍依旧,四季更迭皆是景。“雨屏粮仓”美如画这里良田万亩,满目皆是秀丽田园风光,这里有堪称傈僳族文化“博物
近日,保山市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技术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视频时,意外发现一只长相奇特的野生动物。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动物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孙国政鉴定,确定为牛科鬣羚属野生动物中华鬣羚。中华鬣羚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