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4:43:15 | 浏览:2710
来源:云南日报
6月的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秧苗正蓬勃生长,微风吹来,犹如山间涌动的绿色波浪。田野里,稻农们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正忙着对秧苗进行田间管理。
徐光是施甸县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高级农艺师。2010年,国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落户施甸以来,他和同事们便一年四季扎在试验田里,指导稻农种植好水稻种子。
“秧栽完后,进入分蘖期管理,这几天天比较旱,田里的水要保持一层浅水……”对于如何做好眼下的田间管理,徐光认真的叮嘱着稻农。
“现在是秧苗管理的关键时期,每块田,每个农户都要盯紧,要把这些科技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稻农,每一块田块。”徐光每天早上8点下田,12点吃中午饭,吃了饭继续到田里去,下午6点收工。
“去年种了150多亩,收入15万元左右。”仁和镇五楼村村民李正湘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从育种、插秧到眼下的田间管理,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农技人员的要求来栽种。
2019年6月,施甸县获批国家制种大县。在制种大县项目的支持下,施甸县加强了水稻科研基地、制种基地、高标准稻田和综合服务区项目的建设。
“我们实施了仓储加工中心建设,160亩核心科研基地建设,以及机耕道路、田埂浇筑、浇水灌溉钢管架设等,基地实现了农田现代化、数据智慧化、信息化。”施甸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段德明说,通过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国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在水利设施、农用道路、气象资料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据悉,截至2020年末,施甸县累计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97个品种,繁殖种子781.66万公斤。每年提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占全国用量的80%以上。同时,带动施甸300户农户种植两用核不育系,实现产值720万元。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