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18:29:19 | 浏览:1401
科技创新驱动保山高质量发展
8月23日,我市举行“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驱动保山高质量发展专场发布会,介绍我市科技创新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晞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科技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保山实际,坚持“四个面向”科技创新工作方针,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市发展战略。10年间,我市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科技投入大幅增长、产业创新持续发力、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育喜结硕果、科技合作成效凸显、科学普及遍地开花、科技惠民成效显著,为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据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钟志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创业营商环境、增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群体活力。10年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按照国家、省相关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宽领域、多集群发展科技需求,持续推动全市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企业、青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为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冯祖玲)
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有力
8月23日,我市举行“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介绍我市以高黎贡山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具体行动,以更大的决心和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工作落实,为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美丽保山奠定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我市自1983年开始先后建立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等14个自然保护地,总规划面积158283.92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3%。全市各自然保护地及重点林区内的108种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37种国家保护植物受到严格保护。其中,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具代表性的是高黎贡山地区,现已记录有7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高等植物5726种及变种,记录有动物2774种(含亚种),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特有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仅种子植物中就有382个高黎贡山特有种。此外,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5种,现记载有10种灵长类动物分布,是中国灵长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自1980年以来,高黎贡山是云南省发表新物种最多的区域,共发表600多种动植物新种。
10年来,我市相关部门不断压实管护责任确保资源安全,加强科学研究助力重点物种保护,丰富宣传手段发挥生态保护宣传阵地作用,资源反哺社区实现生态保护惠民,同时不断完善相关保护机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加强监管能力,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两山”实践初显成效。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长远与根本的关系,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把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全过程,在助推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争当表率、作出示范。
(冯祖玲)
信息通信发展集群效应明显
8月23日,我市举行“保山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信息通信发展专场发布会,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信息通信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信息通信行业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展数字经济,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0年来,中国电信保山分公司积极投身数字保山新基建,共筑信息产业新生态,始终把通信技术的发展实时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直接得到的优质通信服务,用信息化手段为千行百业的发展赋能增效;坚守初心使命,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信息安全与反诈、应急保障等多方面贡献了力量。
10年来,中国移动保山分公司持续加快推进新基建,着力布局一张高速、安